7小时攻克150米落差断崖 7台挖掘机搭建“机械天梯” 北京建工土木铁军怀柔抢通生命通道 170余人转危为安
受本次持续特大暴雨影响,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东青路东峪村至青石岭村段发生20余处山体滑坡,导致唯一的“生命道路”全线中断,130余名村民、40名游客和白河湾露营基地6名游客被困“孤岛”失联三天四夜。
7月30日,在接到属地政府调令的第一时间,北京建工土木公司党委召开紧急会议,安排部署抢险工作,调配机械设备、安排救援物资、成立抢险大队。由怀柔雁栖小镇项目负责人张扬带队,立即组织125名抢险队员、7台挖掘机、3台装载机、11辆运输车辆以及辅助车4辆赶赴“孤岛”。历经7小时的极限鏖战,在落差150米左右的4折盘山路巨大塌方断崖前,用7台挖掘机搭建“机械天梯”,创造抢修奇迹,打通了救援“生命线”。
悬崖边的生死考验
抢险队抵达时,部分路段路基已被洪水掏空,形成约15米宽的断裂带。队长张扬与怀柔区住建委主任高志平、部队相关负责人等一起紧急制定方案。分三组分别进行徒步勘察、设路障标路线、清理泥石流、填筑路基。山体滑坡威胁不断,挖掘机在陡坡艰难掘进,每一次下铲都是挑战,装载机奋力推开巨石,运输车抢运塌方体。队员们汗流浃背,以顽强意志抢修道路。
百米落差的智慧攻坚
面对完全消失的路基和近乎垂直的陡坡,常规的抢修方法在此完全失效,近150米落差的曲折盘山路此时已成为了最大挑战。面对超难挑战,抢险队员们展现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气,果断投入7台挖掘机,在近乎垂直的绝壁上硬生生“凿”出了一条阶梯状的通道!第一台搭建小平台,第二台向上爬,第三台搭建立足点......这“机械天梯”的每一级,都凝聚着抢险队员们无畏的勇气、精湛的技术和舍生忘死的担当。
“生命线”的分秒决战
在抢险队员与塌方体殊死搏斗的同时,另一场关乎生命的紧急行动迫切展开。通过其他救援队携带的卫星电话得知,白河湾露营基地6名游客被困“孤岛”,已失联三天四夜。为方便其他救援队尽快实施救援,及时疏通“生命通道”,抢险队科学组织,争分夺秒展开各塌方点的土石方清运工作,累计填方近1万立方米方,清运土石3000立方米。随着最后一块巨石被推开,这条7.5公里的救援“生命线”被彻底贯通!
绝壁上的生命礼赞
随着后续救援部队车辆的顺利通过,抢险队员们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7小时的极限鏖战,7.5公里的险途贯通,为青石岭村170名被困群众安全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。这场由怀柔雁栖小镇项目承担的抢险任务,充分展现了北京建工土木铁军“召之即来、来之能干、干之高效”的责任担当。